今年,環保企業對接資本的喜訊不斷。3月,中持股份、博天環境、海峽環保等成功登陸主板,成為業內上市新貴,備受關注。其中,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持股份”)3月14日正式在上交所敲鐘上市,并將股票簡稱確定為“中持股份”,這表明了企業在環境產業價值鏈上的位置,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水務企業。在“2017(第十五屆)水業戰略論壇”上,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邵凱分享了中持股份在環境大建設時代的思考與實踐。
環境發展之路:從污染治理到環境創造
近兩年,我們環境產業迎來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時代。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的陸續落地,以及海綿城市、黑臭水體等領域的日益火熱,標志著環境治理效果時代已經到來,追求的已經不是單一的污染治理概念。
2016年是環保新時代的元年,是“十三五”的開端。2017年全國兩會,將生態文明建設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產業已經迎來了一個環境大建設時代。
環境大建設時代的到來,讓每一位環保人都站在了新的時代路口。很多環保企業都開始以此為背景,思考未來的布局和規劃。從最早的污染治理,發展到環境創造。
中持股份幾乎經歷了我國環境產業發展的各個階段。依據不同的發展階段,中持股份也在積極實踐和探索。
2011年前,環境治理追求讓污染物不要直接排放到環境中去,即環境服務的1.0時代,中持股份獨家推出了ROT模式,并首次在行業中實行,同時在工業園區水環境綜合服務領域推出了IES服務模式,都創造了很大的商業價值。
2011年以后,環境治理追求,將已進入環境的污染物去除,進入綜合環境服務2.0時代,中持股份提出中小城市水環境綜合服務,以及區域污泥綜合解決方案。
2016年后,環境治理要求升級,通過建設創造一個可持續的環境,樹立了生態建設目標。環境產業進入環境大建設時代,進入綜合環境服務3.0時代。
在論壇現場,邵凱重點介紹了中持股份在3.0時代的準備工作,以及戰略思路。
環境大建設時代下,中持股份的兩層實踐
第一層,追求創新。
中持股份圍繞技術、模式、機制等進行了系統的創新思考和實踐。
技術創新。未來水處理技術的制高點將在中國,中國在水業全球領先的技術產品數量將達到 50% 以上,技術整合提供區域服務模式,是未來水環境建設的大趨勢。多年來,中持股份在技術創新方面,做了多項嘗試。
污泥處理領域,公司參與了國家863課題,也研發推出了一系列技術項目:TSBP®分級分相厭氧消化項目,SG-DACT®滾筒動態好氧高溫發酵項目,SG-MixerDrum®污泥堿性穩定干化項目、污泥干化焚燒處理技術(日本代理)項目等。在技術創新過程中,中持股份一直追求,高效性、協同性、適應性、系統性、區域性。
技術的創新以及應用,不僅利于環保單一問題的解決,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在行業內的影響力及市場占有率,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動力。目前中持股份很多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和推廣。
上圖為秦皇島北戴河新區污泥處理工程,采用TSBP®分級分相厭氧消化技術,項目現在運行非常穩定,有非常好的產氣率,熱電氣連產,具有很好的綜合效益。
上圖為達拉特旗樹林召鎮污水處理廠,采用SG-DACT®滾筒動態好氧高溫發酵技術。該技術可快速升溫至發酵溫度 55-70℃,高溫發酵周期為5-7天,大幅度提高了效率。
中持股份在技術創新中,始終關注行業發展的方向和動態,為了提高技術的實用性,中持股份在國內進行工程實踐近50項,因此也探索出了多條技術路線,為客戶提供了更多選擇。
模式創新。模式創新始終伴隨著中持股份的成長。
2010年,基于污水廠提標和改造,提出了ROT模式。“十一五”末,迎合當時的產業大勢和政策需要,中持股份開展了技改工作,投資技改運營管理。2011年,又提出了 IES工業園區綜合服務模式。2014年,中持股份提出了基于中小城市水環境整體改善的水環境綜合服務模式,這一模式創新獲得了客戶的認可,有效解決了組織團隊在客戶端的建立問題。2016年,中持股份在大勢下,又提出了實現生態可持續的城鄉生態綜合體的模式,也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努力的方向。
第二層,跨界融合。
中持股份一直在思考環境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2014年開始,已經開始了跨界融合的嘗試和探索。如與農業的融合,環境問題如果不與農業結合是沒有前途的。未來還有與能源的跨界,與文體的跨界,與旅游的跨界,與城建、規劃的跨界等。
“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就像“金木水火土”一樣相生相克、互為依存現實,“碎片化”的環保產業如何能承受“生態文明”系統化之重?環境大建設時代要求環保工作不再是單一行業個體,而是多行業融合的,具有綜合性、系統性和社會性的綜合建設工作。2014年,中持股份首次提出“城鄉生態綜合體”的概念,牽頭組織面向未來建設的超越當今世界先進水平20年的中國污水處理概念廠,引領示范,推動創新與變革,使公司從“跟跑者”變成“領跑者”。
上圖是以污水處理廠為中心,連接農業,解決水、肥、有機質、熱以及氮磷鉀等營養元素。鏈接生態公園,營造一個結合文化、體育、休閑等在內的生態環境,這是真正美好的、完整的生態體系。
以此思考為出發點,概念廠專家委員會組織多次行業高端研討,與來自國家發改委,環保部,科技部,住建部,中國科學院,北京市水務局,北京排水集團等領導專家一起深入研討中國污水處理事業的發展方向,形成行業共識。現在已經有兩個項目落地,正在建設過程中。
俞漢青教授在2015年發表在《nature》上的一篇文章中寫道,“污水是資源……一座中國的日處理量十萬噸的污水處理廠,通過應用新技術,每年可以貢獻180萬美元的利潤,而應用常規工藝,每年則要消耗460萬美元的成本。”
城鄉生態綜合體的建立也有四點追求,水質永續、能源回收、資源循環、環境友好。
概念污水廠是正能量的輸出,如果常規的工藝輸出,需要電能的輸入,概念污水廠則可以在不消耗電的情況下輸出能源。
概念污水廠是一種資源,如氮磷鉀資源的獲取,磷隨著水流向大海是不可再循環的,在概念污水廠中實現磷的回收,然后利用于農業,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上圖是目前已經做的城鄉生態綜合體的關鍵要素和構成,營造了一個2000畝以上的完美生態環境,有水系、濕地、現代農業、生態公園等,這種生態體系是常規污水處理廠想象不到的。
最后,邵凱表示,作為一家環境服務商,中持股份以“創造安全、舒適、可持續的環境”為使命,尊奉“以人為本,創造與分享”的價值觀,長期致力于中國中小城市的環境改善。多年來,中持股份依靠團隊、理念和技術的優勢,以“中資產、重服務、區域經營”的模式,獲得了良好的客戶認可,并以創新和融合的理念,完成面向未來更大的布局。
附現場提問環節:
提問:中持是一家非常踏實負責任的水務企業,管理團隊非常豪華,在業界也是非常受認可,中持也是環保行業里人才輸出的基地。感覺這么豪華的企業,市值追起碼在百億以上,但現在感覺目前市值與豪華的團隊不那么匹配,這是不是與企業對資本方的態度過于謹慎,或者沒有與資本方接洽好有關,上市之后,是否考慮多元化的融資方式?
邵凱:中持股份是環保的老戰士,在成立之初,就確定了非常清晰的戰略,確實我們的團隊非常優秀,我們的核心管理團隊成員,每一位都可以做一家獨立的環保企業,而且一定會做的很好,我也非常幸運與這樣的團隊一起工作十五年以上。我們會專注做好公司的價值,市值需要投資者評判。更好的融資,與資本接洽也是我們未來的重點戰略規劃。
提問:以前以輕資產管理為主,到3.0時代,轉到以重資產、重管理,環境綜合體為核心價值。中持股份以ROT模式為客戶創造價值,商業模式和回報怎么做?這種商業模式雙評估或者物有所值怎么做?
邵凱:在ROT模式中,我們的思考基于兩點:第一、怎樣長期黏住和服務好客戶?創業之初,公司資產有限,但是客戶面臨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不達標的問題。我們團隊有非常強的專業性,能夠給一部分資本,在不能達標的問題上,投資進行改造。這樣達到了兩個目的:一、我們能夠投入一定的中型資本獲得十年、二十年服務的機會,這叫做黏住客戶、長期客戶的概念。二、我們會讓客戶在獲得專業服務的前提下,不用承受特別高的水價,因為資本水價比例較小,一是服務價格,一是資本價格。所以在資本投入量不是很大的情況下,讓資本的效率更高,讓客戶承受的水價每年、每個月付出的價格偏低,這就是我們獲得服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