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生態環境部發布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排放控制規范編制工作指南(試行)》,指出尾水排放標準因地制宜,可適當放寬;鼓勵優先選擇氮磷資源化與尾水利用技術。
同月,住建部發布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技術標準》 將于2019年12月正式實施,標準中全面、系統地對設計水量和水質、污水收集系統、污水處理、配套設施、施工和驗收、運行和維護等內容進行了規定。全國治理目標:到2020年,新增完成環境綜合整治的建制村13萬個,經過整治的村莊生活污水處理率≥60%。
農村污水處理主要問題
1.缺乏相關標準、規范和規劃指導
缺少全國性的農村污水排放標準,缺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相信隨著住建部和生態環境部聯合發文,將會一一得到解決。
2.農村污水治理技術繁多,缺少適用技術指南
農村人口分布分散,情況千差萬別,在沒有統一的適用技術(指南或推薦)的情況下,地方政府無法選擇和辨別技術工藝的優劣。
3.處理水量與處理能力不相匹配
農村地區,“老小村”、“空心村”的現象普遍,而目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日均處理量大多按照農村戶籍人口設計,到人口流動問題考慮不足,實際運行過程中普遍存在因收集水量少而導致運行負荷偏低甚至無法運行的現象(另外一個原因是收集管網建設不完善),由此導致了建設維護成本增加、資源浪費的問題。
4.污水污水設施建設及運營管理資金短缺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屬于農村基礎設施項目,其建設、運營、維護以及監管均需要長期、持續地投入大量的公共財政資金,農村地區無法承受。
發展方向
(1)實現污水源分離,開展資源回收及處理技術方案。
(2)智慧化管控技術應用: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數量多,分布散,當地又缺乏專業技術人員,因此,傳統的值守進行運維管理不現實,為此,應借助“物聯網”技術打造村鎮水務云平臺,來實現智慧維管,即通過在線儀表,實現遠程在線監控、無人值守和就地、遠程控制相結合智慧管控。通過智慧管控平臺技術能實時掌控廠站運行狀況,實現人、車、物的優化調度,減少日常人員投入,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從而提高處理設施的運營效率,從管理上助力農村污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