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現場的調試人員,他們需要控制的指標遠不止上篇、中篇的要求,還有一系列的控制指標值得注意,例如食微比、活性污泥濃度、污泥容積指數SVI、回流比等指標。通過這些指標的調節,為活性污泥微生物打造宜居生活環境,它們的健康成長,才會帶來高效率的污水處理效果!
(1)食微比(F/M)
食微比表面意思理解為,F代表食物,M代表微生物,食物和微生物的比值。污水中的微生物又是由污泥濃度決定的,即M代表MLSS,那么F就是微生物分解的食物。我們可以通過一張通俗的表格來理解食微比對整個污水處理系統更新代謝狀況的影響。
口糧情況 (進水污染物質濃度情況) |
和尚生活狀況 (微生物生存狀況) |
最終結果 (整個污水處理系統) |
口糧富余 |
營養狀況好,新和尚來了 |
廟里香火旺盛 |
口糧緊張 |
營養狀況差,新和尚不來了 |
香火勉強維持 |
口糧嚴重不足 |
和尚容易得病,有的死了 |
和尚數量少了很多 |
有多少食物才可以養多少微生物,這個道理在我們調節污泥回流量時需要謹記,根據進水污染物濃度情況,適時調整污泥排放量和回流量。
(2)MLSS活性污泥濃度
活性污泥的濃度是指曝氣池出口端混合液懸浮固體的含量,它是計算曝氣池中活性污泥數量多少的指標,包括:活性的微生物;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為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殘留物;無機物。污泥的濃度與污泥泥齡、溫度及污泥沉降比有著緊密的聯系,可以通過側向來相互調節各參數的適宜狀況。
(3)污泥容積指數SVI
活性污泥容積指數是指在曝氣池末端取懸浮固體混合液倒入1000ml量筒中,靜止30min,1g活性污泥干污泥所占的容積,傳統活性污泥法其值在70~150為正常值。
污泥容積指數SVI是污泥松散性的表現指標,當SVI值超過200,判定污泥結構松散,有發生絲狀膨脹或者沉降性能轉差的跡象。此時是因為活性污泥負荷過大,導致污泥相應沉降性降低,應發揮調節池作用均化水質,提高活性污泥濃度。相反,如果污泥容積指數小于50,則表明污泥發生老化或者污泥內無機含量較多,此時應加強剩余污泥外排,根據污泥負荷要求調整污泥濃度,或者強化物化段處理效果,排泥量嚴格控制!
(4)回流比
活性污泥的回流目的是為補充前端流失的污泥,達到處理平衡,回流比的調整,需要根據進水有機負荷及污泥狀況來調整。活性污泥回流比正常控制在30%--70%。在處理應急狀況時,可通過調整回流比做出較大的改善!
針對活性污泥的工藝控制要點,力鼎小編帶來的干貨就暫且告一段落啦!后續也會給大家推送更多相污水處理工藝控制的文章,敬請期待!